《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

《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6-07 分类:期刊论文 喜欢:2799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1980年代是当代诗歌复兴与繁荣的时段,作为诗歌界最重要的官方刊物,《诗刊》在此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诸多作为,它对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诗歌复兴的前奏在七十年代末便已响起,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为文艺正名”的步伐加速。《诗刊》在1979年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对一己的办刊方针进行了调整,旨在繁荣新诗创作,同时建设新诗创作者的队伍。考察新方针导引下的《诗刊》,其刊发的作品从主题到诗艺都呈现出显著的转型期的表征,从刊物所召集的诗人群体来看,其八十年代主要供稿人的团队也已初步成形。七十年代末《诗刊》的转型之一体现为对原刊于民刊的朦胧诗的转载。刊物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诗潮中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这种展露峥嵘既体现为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争的发起与积极参与,也表现在作品刊登上对从思想内核到艺术手法都显别于诗歌传统的朦胧诗作的倚重。在新旧两种诗观冲突的梳理中,厘清诗学的以及非诗的因素,就可以解释原本一场以问题讨论为初衷的学术性争鸣何以最终以思想“清污”的运动收场。这其中刊物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显然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体制密切相关。朦胧诗潮后,在新生代揭竿而起的浮华背景下,《诗刊》以其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品位以及包容的心态,上下求索,沉稳而不失活泛。从诗歌创作到诗评、诗论,从栏目设计、编辑理念到评论文章、理论研讨会,都旨在探索后朦胧时期诗潮的多元化衍生,这种探索的痕迹通过这一时段所刊诗作可得到印证。诗潮之外,作为媒介,《诗刊》通过其“青春诗会”与“刊授学院”两个重要品牌分别对高端的与普通的作者进行引导与塑造,并以“诗歌信箱”、“读者中来”等着眼于读者的栏目使得读、写、编的诗歌观念与审美品位趋于一致与和谐。诗歌传播方面,刊物通过诗朗诵的倡导促进诗歌的共时性传播;同时又藉由诗歌评奖使诗作经典化,以利于其历时性传承。在八十年代诗学的海外资源方面,《诗刊》对欧美诗歌的译介对当代诗人从诗歌理念到表现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对海峡彼岸诗歌的推介还占有《诗刊》的绝对比重,在八十年代此岸对彼岸诗歌的传播全貌中,《诗刊》起到了引领与推助作用,其中体现出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中现代派的此消彼长、相互错节的现象。《诗刊》在整个八十年代诗歌美学建构中也颇有建树:对现实主义的倚重、对文化之根的回溯和对抒情传统的持守,体现了刊物在诗歌美学基本原则与结构方面的主张;对短诗、叙事诗以及诗歌语言的探索,体现了刊物在诗歌文体方面的倡导;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诗思也通过刊物得以表达与呈现。论文前三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思潮为关键词,分别论述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下的“为文艺正名”的呼声、朦胧诗潮以及后朦胧时期诗歌潮流的多元化衍生;后三章则分别论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彼时诗坛重要的诗学资源的引入以及刊物自身在诗歌美学方面的建构等,以显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
【作者】钱继云;
【导师】王尧;
【作者基本信息】苏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4,博士
【关键词】《诗刊》;1980年代诗歌创作;中国新诗;

【参考文献】
[1]JacobφSTERGAARD,PoulEjnarSφRENSEN,PeterMEIBOM.基于智能电网构建的欧洲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现状和前景展望(英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22:12-17.
[2]杨铁英,李俊,佟敏.高压喷射灌浆在二道河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3(04)
[3]孙宏扬.污泥厌氧消化—微生物电解耦合工艺产甲烷效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014,硕士.
[4]张娱.政府行为对中国公办大学权力结构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行政管理,2014,硕士.
[5]慕盛全.船用筒式滤器通流状况量化和监测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2013,硕士.
[6]邓丽娜.对话理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4,硕士.
[7]郑颖娜.平潭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华侨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3,硕士.
[8]杨阳.板状结构损伤超声导波监测及诊断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9]王岩.无配体Cu催化选择性C-N偶联合成N-邻卤芳基氨基酸酰胺[D].成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2013,硕士.
[10]陈颖,沈沉,梅生伟,卢强.基于Jacobian-FreeNewton-GMRES(m)方法的电力系统分布式暂态仿真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10:12-16.
[11]巩玲仙.大模场多芯光纤激光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光通信与移动通信,2013,硕士.
[12]赵苗苗.基于模糊PID的线控液压转向系统路感控制研究与实现[D].南京农业大学,车辆工程,2011,硕士.
[13]侯航博.关中—天水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企业管理,2013,硕士.
[14]徐广静.郑州市公交车广告传播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2013,硕士.
[15]高梅.运动模糊的点扩展函数及图像恢复研究[D].华北工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004,硕士.
[16]陶本一.泡沫铝夹芯结构性能分析与在汽车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12,硕士.
[17]汪文祥.云南景洪普通野生稻渗入系的构建及杂种劣势互作基因的定位[D].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2,硕士.
[18]彭小兰.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技术及安全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2014,博士.
[19]何吉成.武汉市磨山景区景观结构及游憩活动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001,硕士.
[20]袁春英.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ADAR1基因突变检测[D].济南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2012,硕士.
[21]周洁.欧美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教学[D].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4,硕士.
[22]毛琪.“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社会学,2013,硕士.
[23]宋玉翠.战术互联网中LANMAR协议的研究与仿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012,硕士.
[24]王丽.分布式储能在微网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2013,硕士.
[25]汪楠.基于OpenStack云平台的计算资源动态调度及管理[D].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3,硕士.
[26]文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2,硕士.
[27]赵婉钰.论作为资源的师生冲突及其价值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2013,硕士.
[28]高雪.分子筛膜及POF材料混合基质膜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无机化学,2014,硕士.
[29]范利国.一体化智能电网操作票系统的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4,硕士.
[30]阿尔祖古丽·苏来曼.新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3,硕士.
[31]胡伟.Ti-45Al-2Mn-2Nb-0.8vol%TiB_2和Ti-46Al-5Nb-0.5W-1.2B的热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硕士.
[32]齐小广.芳氧键断键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有机化学,2013,硕士.
[33]闫见敏.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叶绿体外膜转运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学,2014,博士.
[34]王森森.习近平文化软实力思想研究[D].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4,硕士.
[35]朱恒民,姬小利,王宁生.支持数据挖掘的知识库系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03:406-411+416.
[36]黄小原.经济转轨的最终态势:快车道理论应用研究[J].控制与决策,1994,05:355-359.
[37]梁寒雨.安全阀开启过程阀口流场的CFD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38]侯松媛.上海电力公司财务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会计(专业学位),2014,硕士.
[39]麻月.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企业管理,2012,硕士.
[40]李然,覃艳红,陈秀花,任方刚,张耀方,徐智芳,王宏伟.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载带荧光探针检测白血病细胞(英文)[J].新型炭材料,2014,06:438-443.
[41]巩仕星.LED灯用红色荧光粉CaLa_4Si_3O_(13):Eu的制备和性能[D].温州大学,应用化学,2012,硕士.
[42]李忠贤.黑潮区域海温异常与东亚季风之间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2004,硕士.
[43]路增祥.矿仓钢轨加固工艺改进及其施工方法[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3(02)
[44]刘春静.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语流行语研究[D].西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3,硕士.
[45]叶明确,张世英.复杂系统的主从质量生存对策[J].控制与决策,2001,S1:729-732.
[46]黄达明,吴其飞,陆建明,管国强.固态发酵技术及其设备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06)
[47]肖立.拄拐配合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48]王欢.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孤独主题的研究[D].辽宁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2,硕士.
[49]敬华兵,年晓红,范瑞祥,刘栋,邓明.直流融冰覆冰线路全控直流融冰电源及其控制切换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3:86-91.
[50]张忠兴.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性最优控制问题[J].自动化学报,1984,03:203-211.

相关推荐
更多